專注高頻電路板,高速電路板,IC封裝基板,HDI基板,軟硬結合板,雙面多層板等PCB板製造,PCB設計及PCBA代工。
愛彼電路 - 值得信賴的PCB電路板製造企業!聯絡我們
0
PCB資訊

PCB資訊 - 全球車用FPC市場規模介紹

PCB資訊

PCB資訊 - 全球車用FPC市場規模介紹

全球車用FPC市場規模介紹
2019-09-25
View:1466
Author:iPCB      分享文章

2018年,柔性電路板FPC汽車市場同比增長8.4%。 市場的主要增長動力來自汽車電子水准的提高和新能源汽車滲透率。

預計2019年全球市場規模同比增長7.0%。 2016-2022年,車用FPC的年增長率將長期保持在6%-9%之間,規模2022年汽車用FPC市場規模將增長70億元。


2018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突破200萬輛,達到201.8萬輛,較2017年增長65%,占全球總銷量的比重升至2.1%,全球電動汽車產量有望突破300萬輛到2019年。

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資料顯示,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127萬輛和125.6萬輛,同比分別增長59.9%和61.7%。 純電動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98.6萬輛和61.7%。 98.4萬,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47.9%和50.8%。

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28.3萬輛和27.1萬輛,同比分別增長122%和118%。 2019年1-6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57萬輛,同比增長65%—年。

全球車用FPC市場規模

全球車用FPC市場規模


電磁遮罩膜是一種複雜結構的薄膜,具有抑制電子元器件電磁干擾的功能,通過貼合於FPC產生作用,是FPC的重要上游原材料之一,將受益於FPC需求增長。

隨著5G持續滲透,可穿戴設備、ARVR、新能源汽車需求的快速增長,Prismark預估2021年全球FPC市場規模預計為138億美元,2025年有望達到154億美元,期間複合增速為3%,電磁遮罩膜需求也將有望隨之增長。

從下游終端來看,手機是FPC最大的應用領域。 智能手機占全球FPC需求總量45%,PC以及其他消費電子占比均為19%,而汽車占比約7%。

手機、汽車等用量仍有提升空間


受全球通脹、地緣政治衝突等影響,預期2022年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8.1%。 但伴隨海外通脹得到控制,消費信心有望回暖,加之庫存調整已經接近尾聲,認為手機需求將有望逐步回升,2023年出貨量同比增長約2.4%。

另一方面隨著折疊設備市場規模爆發式增長,未來會進一步帶動FPC需求。 以三星Galaxy Fold與Galaxy S10+為例,根據IHS,為滿足折疊需求,PCB成本上漲了14%。

據CINNO Research稱,2021年全球折疊屏手機出貨量至551萬臺,而2025年全球折疊屏手機出貨量有望上升至5200萬臺。


此外,汽車三化趨勢將帶來FPC用量顯著增加。 據戰新PCB產業研究院預計,FPC在車載領域的用量將不斷提高,FPC單車用量在40-100片不等,未來智能汽車對FPC的需求可達傳統汽車的5-8倍。

一方面,動力電池FPC替代銅線線束趨勢明確。 相較銅線線束,FPC由於其高度集成、超薄厚度、超柔軟度等特點,在安全性、輕量化、佈局規整等方面具備突出優勢。 此外FPC形狀規整,適合規模化大批量生產,工藝也具有靈活性。

目前國內動力電池主流廠商已經在電池包環節批量化應用FPC。 另一方面,汽車電子市場空間持續增長,根據Gartner數據,單車晶片價值量有望從2021年的665美元提升至2025年的931美元,並在2031年達到1441美元。 單車晶片價值量提升也意味著FPC用量也有望同步提升。

FPC

FPC

值得注意的是,並非所有車用FPC都有電磁遮罩膜需求。 認為中控荧幕,ADAS等空間較為緊密的電子元器件將帶來主要車載電磁遮罩膜需求。

根據Omdia資料顯示,2020年全球汽車顯示幕出貨量達1.27億片,2025年有望達到2.07億片,複合增長率為10%。 同時Gartner預測,ADAS市場空間也將從2020年約70億美元成長至2025年約240億美元,複合增長率28%。

可穿戴市場助推FPC需求。 據IDC預測,2021年全球可穿戴設備的市場規模在5.78億美元,預計2026年將達到19.68億美元,CAGR為27.77%。


其中ARVR設備增長將最為迅速,現時ARVR設備普通機型到中高端機型,單機用FPC用量10至20條,後續隨著產品進一步反覆運算陞級、感測器數量新增,效能和重量控制更為嚴格,電路更為複雜,FPC用量也將持續新增。

值得關注的是FPC作為PCB重要組成部分,在產業趨勢上與PCB類似,生產中心逐步向中國大陸集中。 由於勞動力成本相對低廉,亞洲地區成為全球最重要的電子產品製造基地,全球PCB產業重心隨著電子產業轉移,逐漸從歐美向日韓轉移,之後又並進一步向中國大陸集中。